发布时间:2022-10-19 浏览次数:512
随着科学研究和技术方法的不断地深入和推进,心脏标志物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后,医学工作者从最早的谷氨酸转移酶到如今的肌钙蛋白、N末端脑钠肽前体等多个心脏标志物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为临床提供了方便、非创伤性的诊断检测依据[1]。
肌红蛋白(Myo)
肌红蛋白(Myo)是一种心肌和骨骼肌的氧结合蛋白。正常人血液中含量极微,但当心肌或骨骼肌损伤时,可以快速释放进入血液。在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中,肌红蛋白水平在2h内便会变得异常,因此,肌红蛋白可作为心肌损伤的早期标志物;但由于Myo还存在于骨骼肌中,其升高还见于多发性肌炎、肌肉损伤等,从而会被误诊为心肌损伤。
由此可见,Myo是一项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的心肌损伤诊断标志物。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当心肌细胞受损时CK-MB就会被释放,致使短时间内血清CK-MB水平增高。
CK-MB可以较早的反映心肌损伤,心肌细胞发生损伤时,CK-MB释放进人血液并在发病6h内迅速升高,24h达到峰值,3-4d后开始下降并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CK-MB是心肌损伤敏感而特异的指标,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其在心肌损伤中的灵敏度达97.5%,特异性100%[2],因此CK-MB曾被认为是诊断心肌损伤的金指标。
肌钙蛋白(cTn)是由肌钙蛋白T(cTnT)、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C(cTnC)三种不同基因的亚基组成的调节肌肉收缩的蛋白[3]。
TnI和TnT的心肌亚型(cTnI和cTnT)具有独特的抗原表位,心肌特异度较高,目前用于临床实验室诊断,临床价值相同。心肌损伤后3~6h开始上升,可持续5-7d或更长时间。因此,cTn是目前临床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成为心肌组织损伤(如心肌梗死)最重要的诊断依据。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和B型利钠肽(BNP)
BNP和NT-proBNP属于利钠肽家族成员,主要是由心肌心室释放的激素,源于心肌细胞受刺激后,在活化酶的作用下裂解为BNP和NT-proBNP两种成分,血液中BNP和NT-proBNP的浓度取决于年龄和性别等。正常情况下较少分泌,当心肌损伤或心功能不全时,其循环中BNP和NT-proBNP的分泌代偿性增加,并参与扩张血管,维持血压动态平衡,促进尿钠排泄和利尿,拮抗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等多种调节作用,在维持心脏代偿状态、延缓疾病进程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BNP/NT-proBNP的检测用于诊断患者中重度心力衰竭;CHF患者和ACS患者的危险分层。BNP/NT-proBNP可以与肌钙蛋白检测起协同作用,尤其可以对肌钙蛋白正常的亚组患者提供有效的危险分层。
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T2)是白细胞介素1受体家族的一种受体蛋白成员,包括跨膜型ST2(ST2L)和可溶性ST2(sST2),信号通路参与炎症反应、心肌肥厚和细胞外基质纤维化。ST2并不是“孤儿受体”,它的特异性配体是白细胞介素-33(IL-33)。ST2检测不受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因素的影响,具有较高特异性。
因此,ST2是急性和慢性心衰的优秀标志物,并能更好地对急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危险分层、预后评估及指导个体化治疗;在出现心肌梗死、ACS、心力衰竭等疾病时,ST2标志着不良心脏重塑和组织纤维化的存在,并提示其严重程度。
心脏标志物检验项目在诊断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表现为多种临床用途,如心衰时,BNP/NT-proBNP会升高,cTn也会增高。
因此,心脏标志物合理的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心脏标志物临床应用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脏疾病的病人,有助于使病人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检测病情,有助于估计病人的预后等。
[1]陈慧雄.心肌标志物的检测[J].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2007(06):25-27.
[2]马丽,谢基明. 肌酸激酶同工酶在心肌损伤中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08):923-926.
[3]张敬,熊娟.心肌肌钙蛋白的临床应用进展[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8,27(03):360-364.
电话:010-69436691 / 13051159587
企业邮箱:smjh-sales@zgcsm.cn
公司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五路10号1幢4层418、419
北京水木济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C)2022-2023 京ICP备20210046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