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30 浏览次数:251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是凝血和纤溶系统激活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已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2024年4月底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到我国注册上市的国产、进口品牌D-二聚体试剂盒近600余种。有多种检测方法,如定量乳胶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法、酶联荧光分析法、乳胶增强免疫测定法、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免疫比浊法以及全血凝集法等。
D-二聚体定量检测注意的问题
01检验方法现在实验室使用的各大品牌,不管是欧美还是日本都是基于乳胶免疫比浊法,也称微粒凝集定量检测。不同检测系统间的D-二聚体结果难以相互比较,即使是基于相同检测原理的不同试剂盒,检测结果也有差异。检验科的老师应熟悉本实验室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检测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等。
正常参考区间数据来源于正常健康人群,可由厂商试剂说明书提供或实验室自建,如使用厂商提供的正常参考区间,在使用前应进行验证,进行20份健康人群的验证工作,如果验证不过应进行二次验证,如果连续两次验证不通过应考虑制定当地的实验室参考范围。
D-二聚体的cut-off值主要是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低危人群排除的临界值。参考区间是用于区分健康人群和非健康人群的。cut-off值可能与参考区间不相同。建议在D-二聚体报告时使用正常参考范围,同时在报告中注明当前试剂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排除诊断的相应cut-off值。
D-二聚体定量检测有两种报告单位,即D-二聚体单位(DDU)和纤维蛋白原等价单位(FEU)。纤维蛋白原等价单位等于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结合后的相对分子质量,纤维蛋白原等价单位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0000,D-二聚体单位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95000,FEU与DDU之间存在约2倍的关系,但是该系数缺乏广泛的验证,不推荐FEU和DDU之间进行换算。D-二聚体报告应选择厂家试剂说明书上的单位进行报告。
D-二聚体的标准化和可比性
目前D-二聚体无法标准化,结果也无可比性。主要由于1)D-二聚体尚未建立标准化溯源体系;2)不同试剂盒选择的单克隆抗体对混合片段中的D-二聚体的亲和性不一致,标准品无法溯源;3)使用的单位不一致;4)参考区间的地域、人种等差异。
检测系统临床使用前,应进行性能验证和校准,包括精密度、线性范围和正确度。
1)精密度
批内精密度:正常质控品或血浆标本检测结果CV≤15%,异常质控品或血浆标本检测结果CV≤10%。
日间精密度:应达到试剂厂商说明书的要求,同时至少应符合CV≤15%,当D-二聚体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排除诊断时,临界值水平检测结果的日间精密度应≤7.5%。
2) 线性范围:因D-二聚体在不同疾病情况中的升高幅度不同,D-二聚体线性范围应尽量宽广,检测上限应尽量覆盖疾病所需浓度范围。
3) 校准:目前没有校准品和参考方法,因此一定要使用厂商提供的定标品进行定期定标。
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主要有:监测血栓前状态与血栓性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溶栓治疗监测,血浆D-二聚体增高也可见恶性肿瘤、重症肝炎等疾病。血浆D-二聚体是筛查与辅助诊断血栓性疾病最常用的项目。疑为血栓性疾病的患者,均有必要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其项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质量管理是检验报告结果准确与否的基础。
在《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中,第二十五条: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对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进行室内控制。像D-二聚体在筛查与辅助诊断有重要作用的项目,对于室内质控要更加重视,比如浓度选择上要覆盖或接近临床决定值,评估仪器的稳定性能来规定质控频次及质控数量等,这样对于疾病排除和诊断上的帮助更大。为临床提供一份准确的报告是检验科永恒的方向与目标,而好的质量管理就是检验科奔跑路上的永动力。
“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组.“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国急诊医学杂志,2013,22(8)
WS/T 477-2015,D-二聚体定量检测[S]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栓与止血专业委员会.D-二聚体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35):2743-2756
袁莉.D-二聚体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应用中值得注意的相关问题[J].临床实验室,2024,18(2):24-28
电话:010-69436691 / 13051159587
企业邮箱:smjh-sales@zgcsm.cn
公司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五路10号1幢4层418、419
北京水木济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C)2022-2023 京ICP备2021004626号-1